如果你经常读我的文章,或者报名了我的课程,你就应该知道:对于「涨粉」这个刚需话题,我向来不吹牛逼,只说实话。
在文章《小号涨粉的真实数据 × 3 》,我告诉了大家,我的一位朋友,两篇文章的阅读量200w+,合计涨粉数才6000+。
关注转化率,只有0.3%。
在文章《关于「公众号涨粉」的思考与建议》,我分享了另外三个涨粉方式:渠道涨粉、付费涨粉、发现公众号。
涨粉,不一定要靠内容。
在文章《小号涨粉慢,如何不放弃 ?》,我分享了如何用金融学的逻辑,评估新增粉丝的价值。
很多人读过后,恍然大悟。
今天,我想再换一个角度。
我们谈谈「内容留粉」
新增关注 - 取消关注 = 净增关注
只谈新增,不讲取关,是不负责任的。
用户为什么取消关注 ?
对于这样的问题,其实我们都可以通过「切换身份」、召唤同理心的方式,自己找到答案。
自己问自己:我为什么会取关一个账号 ?
回答 1:我不再需要关注这个号了。
回答 2:它的这次推送,让我失望。
回答 3:清理关注列表,批量取关。
第一个答案,和「内容定位」有关;
第二个答案,和「内容质量」有关;
第三个答案,和「内容运营」有关;
所以……
涨粉,可以不靠内容。
留粉,必须要靠内容。
重点来了:
所谓的留粉,不仅包括了让用户不取关,还包括了让他们成为你的「常读用户」,以及最终的「商业变现」。
什么是效率更高的策略 ?
用渠道涨粉,用内容留粉。
如果你做的是「企业公众号」,上面的这句话,你必须牢牢的记住,并反复的问自己:企业有没有拿来就能用的涨粉渠道 ?
比如“线下店”、比如“包装盒”、比如“广告渠道”……
然后,基于这些渠道的用户预期、用户需求,制定内容定位、运营策略。目标不是涨粉,而是留粉。
如果你做的是「个人自媒体」,你同样可以反复问自己:那些可以给公众号导粉的公域流量平台,你是否都「白嫖」到了 ?
比如“知乎”、“抖音”,比如“懂球帝”这样的垂直社区……
内容涨粉真的不靠谱吗 ?
不是不靠谱,而是分情况、分阶段。
一个超级大号,写了一篇文章;
已关注用户阅读:50万;
传播带来的阅读:10万;
关注率1%,内容涨粉1000人
一个腰部账号,写了一篇文章;
已关注用户阅读:5万;
传播带来的阅读:1万;
关注率1%,内容涨粉100人
一个超级小号,写了一篇文章;
已关注用户阅读:500;
传播带来的阅读:100;
关注率1%,内容涨粉1人
这就是现实。
所以越是小号,越要重视「渠道涨粉」,让内容承担「留粉」的作用。
对应的:不需要刻意追热点、不需要想着写爆款,而是多写一些有价值、符合新增用户预期的内容就行。
等用户量、阅读量到了一定的规模后,内容涨粉的效果,自然而然(同比上涨)就出来了。
说到底,这就是一道算术题。
评论已关闭!